站内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 >> 其他事业单位
2024年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应届毕业生招聘公告
2023-11-03 20:11:16   地区:北京   浏览:0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成立于1971年7月1日,是中国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成立于2002年6月1日,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内卫星遥感发展最早的单位,主要负责风云气象卫星发展规划及工程建设、业务运行、卫星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定量产品生产、卫星资料应用服务、以及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等方面工作。

  中心是国际民航组织全球空间天气中心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气象局批准成立的“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的主依托单位,拥有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两个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定标实验室,能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越的工作平台。中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院士各1人,正研75人,万人计划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5人,其他国家级人才、中国气象局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29人,同时拥有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能够为广大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2代4型共21颗风云气象卫星,9颗在轨运行,形成极轨、静止两个系列化、业务化的综合观测星座,是目前世界上在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气象卫星星座。风云气象卫星具有空间上广细结合、时间上快久结合、光谱上全超结合的特点,实现了从被动到主被动结合探测、二维成像到三维探测、热力场到动力场的突破,与美国、欧洲气象卫星一起成为全球对地观测网中的主力军。风云气象卫星在国际服务上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极端天气事件影响评估分析、水文气象预警等贡献了中国力量,使用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29个。到2035年,我们将逐步建立高低轨协同观测、天地一体化发展、运行稳定、布局合理、性能优良、效益突出的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及应用体系,建成“全时空、多要素、多领域”空间天气业务系统,形成面向航天、航空领域的专业服务平台,推进风云气象卫星观测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天地配合、全球覆盖的空间天气观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2024年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

  根据气象卫星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结合有关部门岗位具体需求,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公开招聘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各岗位需求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数为准,具体岗位及相关要求详见下表:

具体工作部门

岗位

专业要求

人数

备注

业务管理处

空间天气业务管理岗

地球物理学类

1

硕士及以上

气象卫星工程管理办公室

卫星工程管理岗

气象类、电子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

硕士及以上

气象卫星工程研发室

遥感数据地理定位与几何校正岗

数学类、测绘类、光学工程类

1

博士

气象卫星工程研发室

遥感仪器定标与观测仿真技术研发岗

气象类、大气科学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

1

博士

卫星气象研究所

大气遥感产品研发与数据融合岗

大气科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1

博士

运行控制室

频率协调技术岗

测绘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电子信息类

1

硕士及以上

运行控制室

综合保障技术岗

自动化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电子信息类

1

本科及以上

遥感应用服务中心

卫星天气和气候

气象类、大气科学类、地理科学类、海洋科学类

1

博士

国际用户服务中心

卫星天气和气候国际应用业务岗

气象类、大气科学类、地理科学类、海洋科学类

1

博士

空间天气预报台

预报员

地球物理学类、物理学类、天文学类

1

博士

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

空间天气监测分析和研发岗

地球物理学类、计算机类、大气科学类

1

博士

卫星数据与资源室

人工智能技术主管

计算机类、网络空间安全类

1

博士

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

卫星系统运行及维护岗

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1

硕士及以上